“年輕時都沒掙過這麼多錢!”在四川遂寧安居區海龍凱歌文旅園區,年逾七旬的謝其英在自家老宅開起了涼粉店,沒想到,一天能賣出幾百碗。
“年畫村以農文旅融合為核心,打造多元業態,開發20多個系列、1000余種年畫產品,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四川德陽綿竹市孝德鎮文旅發展中心負責人何艷青廣邀游客游覽體驗,“到了綿竹就是年!”
“鳳儀灣年接待游客超12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8億元,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消費顯著增長。”四川南充嘉陵江鳳儀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濤信心十足,“未來將打造更多元的消費場景,進一步提升游客體驗感!”
連日來,“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採訪團深入四川各地,切身感受巴蜀大地擴內需、促消費的奔涌活力。
綠皮火車化身西餐廳,前來就餐的客人忙不迭拍照晒朋友圈﹔氫氧加壓站變為動感十足的酒吧,入夜即迎來如潮的客流﹔紅磚牆刷上巨大的“成都”二字,轉瞬就成了熱門打卡點……曾經的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經過一番改造,現已蝶變為年營收超14億元的時尚地標。
“北有首鋼,南有紅光。”紅光廠搬遷后,留下來的遺址成為寶貴的工業記憶載體。成都傳媒集團董事長母濤帶領團隊深入調研,將其定位為“國際時尚產業園”,引入專業運營團隊,推進業態、管理、效益、品牌提升,打造年輕人願意來、留得住、反復來的消費空間。
身居其間的蜀宴賦,以專業舞美還原漢唐宋宴飲儀禮,讓用餐不只是吃飯,而是體驗一場文化盛宴。“客人用餐時觀看節目,不管是漢代樂舞《鳳求凰》還是唐代樂舞《薛濤》,或是宋代戲歌《明月幾時有》,都極具古典蜀韻。”蜀宴賦負責人楊孜說,全新業態受到熱捧,這裡經常一座難求。
同樣的故事,也在四川南充上演。坐上六合絲博園窄軌小火車徜徉在廠區,依稀還能感受到六合絲廠當年火熱的生產場景。歷史建筑化身廠史展陳館、演出劇場、非遺織染展演基地,大型雜技情景劇《東方絲源》更讓游客沉浸式感受絲綢魅力。2024年,園區共接待游客120.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3.6億元。
在四川德陽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不僅展館內摩肩接踵,文創門店內也人潮涌動。
來自陝西的游客李響帶著孩子選購了一隻毛絨豬。這款毛絨豬的原型是博物館展陳的陶豬,酷似一款熱門游戲裡的角色。李響說,孩子很喜歡玩這款游戲,也對三星堆文化充滿好奇,看過文物后再帶一隻文創玩偶回家,既有紀念意義,又能讓孩子加深對三星堆文化的了解。
這幾年,三星堆成為文博界的“頂流”,文創產品也從基礎旅游商品向多維度產業跨越式發展。三星堆博物館通過深耕文博衍生品開發、品牌聯名授權、數字產品研發,成功將穿越千年的文物變成“帶貨頂流”。
“游客剛在展廳裡震撼於古蜀文明的瑰寶,轉眼就能在文創店裡找到以這些國寶為靈感創作的充滿生活趣味的文創產品。”三星堆博物館文創門店負責人宋克花介紹,三星堆在售文創產品超過2700種,產品品類年更新率超30%,年銷售額過百萬的產品有30多類。
“堅持每月推出原創新品,用層出不窮的創意持續點燃游客的購買興趣,讓大家每次來都有新發現。我們還設立了現場快遞服務點,解決了外地游客‘喜歡卻帶不走’的難題,近期還正式推出了離境退稅服務。”宋克花說,今年暑期,僅館內文創店的總銷售額就突破了3800萬元,同比增長了12%,創下了單季度的歷史新高。
在四川資陽安岳縣毗盧洞,高3米的紫竹觀音造像衣裙飄逸,赤足蹺腳坐於蓮台之上,極具“鬆弛感”。縣城裡,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通過3D打印原樣復刻,輔以變幻的光影,讓這尊觀音更增魅力。
“安岳石刻以‘古、多、精、美’著稱。不過,10萬余尊唐宋摩崖造像分散在全縣46個鄉鎮(街道)的500余處遺址中,游客很難看全精華內容。”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負責人李忠良說,用球幕影院、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前沿技術打造數字展示中心,讓游客能一站式、沉浸式體驗安岳石刻的美。
李忠良告訴記者,展示中心從今年5月試運營至今,已累計接待游客超15萬人次,暑期日均客流突破3000人次。很多游客在展示中心體驗之后,到現場去九游娱乐看安岳石刻的熱情更加高漲了。
在資陽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技創新示范園,10項室內科技體驗項目和28項室外游樂項目,讓游客盡情感受文化魅力。
在旋轉平台劇場呈現的《萬世春秋》演出中,游客許麗藝帶著兒子觀看了孔子跌宕起伏的一生。她興奮地說:“劇目很精彩,呈現方式很‘炫’,孩子全程都看得很入神。”
“我們以科技的力量,活化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受到游客歡迎。”華強方特(資陽)文化旅游公司營銷總監陳湛說,園區自8月正式運營以來,日均客流超2萬人次,有效推動了服務業、文化旅游業等快速發展。
近年來,四川加快構建“蜀裡安逸”消費品牌,推動文旅+百業、百業+文旅,著力釋放文旅消費潛力,全省文旅消費熱度持續攀升。2024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2%、高於全國0.7個百分點,總量居全國第5位﹔今年1至7月,增速達5.6%。(記者 周洪雙 王夢敏 張曉華)
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杜燕飛)日前,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務貿易發展論壇上,與會嘉賓表示,當前,服務貿易已成為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的新引擎,數字技術大幅提高了服務的可貿易性,便利化是釋放服務貿易增長潛能的重要基礎。中國要以制度型開放推動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提升服務貿易便利化水平,推進全球服務貿易開放創新合作。…
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喬雪峰)記者從國鐵集團獲悉,前8月,中亞班列開行9626列,再創歷史同期新高,發送貨物75.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2.7%、31.1%。截至8月31日,中亞班列歷年累計開行超6.9萬列,發送貨物超519萬標箱。…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