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边疆不仅是一道地理分界线,更是一扇通向国家战略前沿的窗口、一面映照青年担当与国家治理能力的镜子。名港澳台学生组成“同心笃行”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实践团,前往吉林通化、集安、珲春、延吉等地,在边疆一线开展以“大国边疆”为主题的国情教育实践调研活动,师生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以目光见证时代变迁,以行动感悟国家战略,以信仰回应时代召唤,以实践书写人大青年的使命担当。
实践团从通化出发,沿浑江南下集安,穿越延边自治州,最终抵达东极重镇珲春,形成一条承载红色记忆、多元文化与国家战略交汇的国情教育路线。五天行程中,师生们走进靖宇山抗联纪念地、鸭绿江铁路大桥、高句丽王城遗址、延边博物馆、图们口岸及珲春防川等地,深入了解抗联精神、民族历史、文化融合与边疆治理等核心议题,在亲历中感悟国家的历史厚重与现实脉络。
在通化,实践团登临靖宇山,走进杨靖宇烈士陵园与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深刻追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讲解员讲述了杨靖宇将军35岁殉国、胃中仅有草根树皮的动人故事,令在场学生深受触动。“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我也要为了民族,为了国家,站着战斗。”讲解员动情讲述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名有姓的民族脊梁。2023级新闻学院本科生郭睿曦表示:“历史是有份量的,而我们应当铭记这段历史,担当起历史传承的责任,带着革命先辈的以生命守护的希望,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024级财政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曹葳和徐嘉汶表示:“作为成长在和平繁荣年代的学生,通化之行,像一座历史的桥梁,将我们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连接起来。我们不仅了解了杨靖宇将军个人的伟大,更深刻认识到东北抗日联军全体将士为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让我更加珍惜今日之和平。”
在集安,实践团走访鸭绿江铁路大桥和高句丽王城遗址,见证这片土地上沉淀的千年文明与近代记忆。在鸭绿江畔,曾为志愿军先遣部队渡江入朝的“第一渡”桥梁仍矗立江边,桥头堡、文化廊道述说着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壮烈记忆。
在高句丽遗址区,师生们探访丸都山山城、长寿王陵与好太王碑,了解高句丽政权在东北亚的历史地位与中朝日三方的学术交锋。历史从来不是静态的叙述,而是关于“谁在讲述”的博弈。文明虽古老,但其深层的记忆与精神价值,依旧穿越时空,给予当代青年认知启迪与身份认同的启发。
2024级新闻学院硕士简子棋感慨道:“两处景观,一今一古,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延续与变迁。历史从未远去,它就沉淀在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中。”2023级新闻学院本科黄仲贤说:“随着我们一步步走进各处遗迹,我们也渐渐对脚下这片土地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在延吉市,实践团走进延边博物馆与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通过参观传统服饰、礼仪制度与民居形态,近距离了解朝鲜族的发展历史与文化特色。沉浸式的展示与讲解,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多样性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的魅力。
2024级经济学院本科生香植涛形象地说:“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朝鲜族的大酱坛中静静发酵,当像我一样的访客走进并打开坛盖,那浓郁的芳香便开始弥漫开来。”
2024级国际关系学院李沛宏硕士分享道:“民族团结深深融入延边人民日常生活点滴之中,它是在田间地头共同挥洒的汗水,是节庆餐桌上交织的欢声笑语,更是危难时刻毫不犹豫伸出的援助之手。而延边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能保持繁荣稳定,这种根植于心的民族团结精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团最后一站是图们与珲春,深入防川边境线实地调研国家主权、边疆治理与地缘格局。图们口岸作为抗美援朝时期的重要后勤通道,今天依然在中朝经济交往中发挥作用。江水静流,其背后凝结的是国家安全与主权维护的长期努力。
在珲春防川,师生登上龙虎阁,亲身感受“鸡鸣三国、犬吠三疆”的地理奇观。脚踏中国,左望俄罗斯,右视朝鲜,远眺日本海。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这种在地图之外的现场体验,令他们对“边疆”的认识从模糊走向具象,对“国家”与“家园”的理解更加深刻。
2024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梁家桦表示:“亲临边疆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国家为何反复强调国家安全、边疆稳固。这片土地看似偏远,却承载着我们安宁生活的根基。”2025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婉盈也说:“站在观景台上,我大口呼吸,无比珍视和平,感恩国家强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刻体会到和平发展的珍贵,我们在促进边疆交流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次“大国边疆”国情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跨地域、跨文化的实地调研,引导港澳台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与历史责任感。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港澳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同心笃行”系列品牌活动,搭建“行走的思政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悟国情、明责任。2022级财政金融学院本科生施紫盈同学表示:“希望能多多参与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这些活动,在此行的每一天,大家用感官感受灿烂多元文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从靖宇山到图们江,从通化古镇到防川之巅,实践团师生用双脚丈量历史与山河,用双眼记录时代脉络,用真情书写青年担当。这不仅是一场国情调研,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是一次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