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旅游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经研究,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乡村旅游产业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贵港市农业农村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2024年新增1个广西休闲农业重点县(平南县)和1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休闲农业国家示范县1个;广西休闲农业重点县1个;国家示范点1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3个,占全区6.1%。2024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673.28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产业营业收入61325.03万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33562.06万元;休闲农业从业人数4033人,带动农户3722户,有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为创建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引领全市休闲农业持续全面提升,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港南区已印发《港南区休闲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5)》;桂平市制订有《桂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平市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平南县制定了《平南县休闲农业建设规划(2019-2025年)》。为加大服务,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十四五”以来,我市积极申报“广西休闲农业重点县”“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做好对休闲旅游企业的服务工作,推动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
一是培育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布局。重点培育以荷花、莲藕、毛尖茶、西山茶等农旅融合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开展休闲农业精品线年向自治区推介休闲农业(春夏季)精品景点旅游线条。二是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创建。结合乡村振兴“三园工程”建设,按照“村庄建设风貌突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农耕乡土文化浓郁、农业产业特色明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础良好”的示范要求,例如桂平市西山镇前进村,村中的自然风光保存完好,滨水步道环溪而建,沿路有着多家特色农家乐与民宿,成为了休闲度假、饮食住宿为一体的森林乡村,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特色旅游名村建设验收。2024年,前进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三是在“春节”、“五一”和“国庆”等节假日以及寒暑假等消费旺季,为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市场恢复,采取发放消费券、体验券或打折补贴等措施及效果,疫后落实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等主体措施及效果。特别是每年一度的三月三壮族歌节,男女老少汇聚歌圩尽情欢乐,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情的活动。
开办丰收节和休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让休闲农业与旅游人气增加,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助力农业发展。如桂平市麻垌镇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桂平·麻垌荔枝文化节活动,通过以节搭台,经贸唱戏,打响麻垌荔枝“一乡一品”特色产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通过现场直播推销、采取发放消费券、体验券、打折补贴等措施,收到了良好收益的效果。港南区在山边村草坪屯开展了“艾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电商直播促农增收致富”主题直播带货大赛。共有30多支参赛队近百名主播准备充分、各显神通,身着各色服饰、手持各种道具,以独具特色的直播风格和声情并茂、妙语连珠的解说,卖力推荐精品艾条、陈年艾柱、布艺艾绒、艾灸器具、艾叶泡脚包等艾产品,现场吆喝声此起彼伏。此次直播带货大赛让港南区的艾产品在多个直播平台上销售火热,参赛选手线多万元,带动桂艾科技在全国50多家门店销售艾产品近200万元,有效打响了“艾生活 贵港造”品牌。
一是依托当地农业休闲农业特色持续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我市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既有共有的西南文化底蕴和休闲资源,各县(市、区)又有自己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也存在较明显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的差异性。立足本地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色来打造各县市区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项目,持续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扶持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聚集村、休闲农业园、休闲农业合作社。加大对乡村休闲旅游的投入,完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景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三是深入宣传推广。发动线上+线下双向宣传攻势,通过网络传媒、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以及道路路牌标识等各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种媒体来宣传休闲农业发展景区景点,并开办丰收节和休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让休闲农业与旅游人气增加,推动农产品的销售,提高我市农旅品牌知名度,推动乡村旅游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