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永不消失的遗产2025”全球创客大赛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营。
这场以南京为起点、连接全球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的创客竞赛,自2024年开启首届赛事以来,致力于通过跨文化合作与数字创意,邀请青年创客共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路径。
包括:TELU、网格工作室、数字盐水鸭、InterAct、光核设计、流动宇宙实验室、丝路余声、像素宝塔。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决赛队伍不仅阵容更强大,还吸引了更多跨文化背景的青年加入,
我觉得赛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的导向,对于这种没有办法去完全复原的文化遗产,我们用数字化的方式对它来进行重建。
非常喜欢南京的历史文化,大赛会让我对南京有更深入的了解。今年的主题是“一城一塔一河”,我会更关注于这三者的关系,作一些抽象的设计。
不仅仅是一个创作者,更希望自己是一个连接者,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悟,去认真地体验南京,体验秦淮河这一带的这种深厚的历史底蕴。
赛事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联动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等国内外13所知名高校,并有国际专家与学者组成的导师团全程指导。
:我们希望在设计的同时,大家理解到河流、城市和塔互相之间是互相滋养,互相成长。用数字的能力和想象力,去用新的方式去保护它,传承它。
参赛者们将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实地创作。期间,前大英博物馆国际合作副馆长、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设计师等5位国际导师也将到南京参与活动。
“城南长干里片区是市民和游客进入南京的首站,承载着南京人的集体记忆。这里的文化是相互影响、共同形成的,不能单一看某一地点。”大赛发起人胡磊表示,“
我们希望通过‘一城一塔一河’的联动,让这些地标变为有机的文化整体,从而赋能南京城市文旅融合发展。
“站在大报恩塔遗址上,看着秦淮河与明城墙交相辉映,这种呼应的空间关系将成为我们作品重要的视觉语言。”来自“丝路余声”团队的尹韶阳指出,他们的艺术形式特别注重与南京文化记忆的融合。
与去年纯数字化呈现不同,2025年大赛强调实体装置的“可互动、可参与、可感知”。
这种转变推动选手突破虚拟边界——更多参赛团队侧重将AR技术与实体装置结合,打造多感官交互的体验。
通过实地感受文化地标与历史场景的联结,选手们正将创意灵感转化为具体的数字技术方案,让文化遗产真正“活”在当下。
让民间智慧在地共生。后续创作中,选手将与本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地居民、文化工作者开展互动。伦敦大学学院沉浸式非虚构叙事讲师Niall Hill表示,“当地人的参与对于地方遗产的保护尤为重要,
最终路演评审将于8月14日举行,由来自国际的专家评审团评选出一项优胜作品。
无论最终花落谁家,这场汇聚全球青年创意与本地居民智慧的创新实践,已经为南京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